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哪吒2里这些细节看哭许多人 情感与勇气共鸣

  • 资讯
  • 2025-02-14 21:34:57
  • 727

最近,个性鲜明的吒儿成了许多观众的心头好,热搜不断。12日晚,《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超过96.20亿,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四。

哪吒2里这些细节看哭许多人

从五年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个系列故事老少咸宜,讲述亲情、友情,令人泪目;也探讨人生和命运,让人动容。有人从中看到成长:哪吒想要主导自己的命运,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有人看到了勇气的可贵:面对周遭的束缚,敢于拼尽全力去争取。

哪吒2里这些细节看哭许多人 情感与勇气共鸣

如果从故事设定来看,哪吒其实是个不完美的小孩。神话传说中的哪吒天赋出众,后来打死了敖丙、李艮,面对找上门来的四海龙王,决心一人做事一人当,剜骨肉还于父母,不连累双亲和陈塘关百姓。到了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成了“魔丸转世”,大大的黑眼圈,两排小钢牙,一脸坏笑,怎么看都不像个“乖乖仔”。因为这样的出身,他一直承受着偏见和旁人异样的眼光,过得有些孤单。但哪吒秉性纯真,从未认命,以自己的方式抗争,并喊出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2里这些细节看哭许多人 情感与勇气共鸣

在“魔童闹海”的故事中,哪吒内心的困惑和面临的压力比以往更大。他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却很快发现这个世界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仙界、人间、妖界泾渭分明。无量仙翁受人尊重,看上去慈眉善目,实际上却做着龌龊的勾当;面目可怖的妖族,在海底不见天日。从哪吒的视角看,世界的运行规则已经定好了。他想要保护家乡和亲人,帮助朋友敖丙,就要遵守这些规则,适应并不公平的评判标准生活下去。然而哪吒没有选择忍耐或顺从,他不接受世俗关于“魔”与“仙”的定义,敢于打破陈规,挣脱束缚。这份勇气打动了无数观众:无论何时何地,纵使遭遇一时的坎坷与不公平,也不要丢了那个心怀信念与勇气的自己。

哪吒2里这些细节看哭许多人 情感与勇气共鸣

有人说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段忍不住流泪,“杀我别用亲情刀”。比如出场即惊艳众人的敖光,行事风格威严,对自己的战斗力相当自信,“让陈塘关鸡犬不留”。无形中,他让敖丙背负了太多期待,似乎并不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随着真相渐渐明晰,敖光的父爱从一味的“为你好”变得细腻,最终学会了倾听,也能放下身段承认错误,尝试去尊重孩子的意愿,“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殷夫人对哪吒的爱更是令人感动。世人难容“魔童”,她给予儿子的是理解与关爱,而非斥责、打压。她劝哪吒不要自暴自弃,也知晓哪吒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引导他一点点成长。面对哪吒的“不完美”,她教会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孩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时刻,她舍弃“生”的希望,仍然没忘记为哪吒送上一个温暖的怀抱。当无法再陪伴自己的孩子时,殷夫人留下了美好的祝愿和期待,“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哪吒也没有让母亲失望,愈加勇敢、坚定。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在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能感知到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互相尊重、彼此成全,这样的亲情总能直戳人心。

除了哪吒,故事里的小人物同样血肉饱满,能够令人产生共鸣。他们是小人物,也是敢于尝试主宰自己命运的“勇者”。申公豹没什么主角光环,一路拼尽全力地“卷”,想要逆天改命,有私心,但也会为陈塘关百姓筹集食物、药材,为了亲情勇往直前,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在他身上一览无遗。自带搞笑属性的“石矶娘娘”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教会大家什么叫“好心态”。顺风局时豪情万丈,无比自信;逆风局时情绪稳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随着电影破壁出圈,不少网友开始分享自己喜欢的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人物与情感巧妙地连缀当下,许多人能从中找到与自己对应的身份和情绪,电影和现实生活在故事里实现了一次微妙又全面的碰撞。时光很漫长,一个人的能力或许有高有低、运气有好有坏,但都会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路坦途,面对坎坷,始终要满怀勇气。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