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的中天准格尔旗现代智慧设施农业产业园,可见绿油油的番茄枝底一颗颗火红的番茄已经成熟,几名工人正在忙着采摘、装箱、备货。
“现在,番茄的果实已经结得满满的,部分番茄已经开始上市,客户的反映非常好。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一亩地的产量应该能达到8000斤以上,这个产量比旧品种要提高2000斤左右。”园区经理杨昌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番茄苗是经过航天搭载成功选育的“太空番茄”系列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等特点。
去年8月,5700株“太空番茄”分“航粉高糖”和“航粉高糖2号”两个品种在园区扎根,种植过程采用新型的沙培栽植技术,全程配有水肥智能一体化设施,温度、湿度、水肥供给实现自动化控制。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如今已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这两栋大棚的番茄采摘期能到今年4月,下一步,我们会让更多人来参与种植,推广到至少1000亩以上的规模。”杨昌生说,“原来口感型西红柿一斤能卖到五六元,现在‘太空番茄’一斤能卖到七八元,会给农民带来更多收入。”
一座座凸显“科技范儿”的设施大棚也是丰收的关键。大棚内的作物南北成行,这样不仅能够开展机械化作业,而且还能让作物更好地吸收阳光。同时,大棚的外墙体采用水蓄热内外双保温设计,温室的保温性能要比普通的温室高很多。此外,这里的温室大棚顶部悬挂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重要参数。白天,大棚里25~28摄氏度为最佳温度,当显示屏显示温度高于30摄氏度,电动卷膜器便自动启动放风口,将温度调节到适宜温度。每个温室大棚里都悬挂着两个白色设备,温室大棚技术员介绍,这是无线通信传感器,可根据参数给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这几天,在准格尔旗苗家滩智能温室大棚育苗基地,一畦畦鲜嫩翠绿的香瓜、西红柿等果蔬幼苗长势喜人。各品类的花卉芳香扑鼻,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2023年,苗家滩社区立足花产业,做活“花经济”。“我们利用闲置空间种植花卉,有月季、玫瑰、多肉等,基本都是适宜咱们这个地区种植的一些花卉。到了夏天,来的人比较多,这些花卉既可供人们欣赏、参观、购买,又能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苗家滩社区党支部书记路占伟介绍。
在育苗区,花农正忙着培育幼苗。他们将泥土和幼苗放入育苗盘,取苗、覆土、播种、入盘等工序一气呵成,一盘盘播种好的育苗盘被搬上育苗床。
“这两天,大棚里面特别忙,现在正处于育苗阶段,有五六十个品种,属于试验阶段,看长势算比较成功。”温室大棚工作人员杨艳介绍。
“建这个大棚主要目的是给整个园区提供优质种苗。往年都是外地采购苗子,运输及各方面都不方便,现在好了,有200多栋大棚,而且都是引进的名优新品种,从种苗供应到园区产品种植各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路占伟说。
近年来,准格尔旗通过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智能设施农牧业园区。园区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通过试验示范,可以有效提升和促进农业智能化、产业化发展,抵御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建成设施农业大棚15627座、占地面积达2万亩,其中智能连栋温室48亩,日光温室15034亩,塑料大棚4804亩。
准格尔旗农牧局副局长吴杰表示,目前,全旗通过设施农业带动600余种植户参与,而且通过园区的建设,每亩投劳减少30%、节能10%以上、增产10%以上,亩节本增效2000余元,产品优品化率有效提升,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同时,依托企业完善的销售体系,配套的冷链物流等优越条件,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合同,帮助种植户解决“卖菜难、菜价低、错峰上市”等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力争用3到5年时间,形成5000栋高标准温室大棚、3000栋冷棚种植规模,形成全旗瓜果蔬菜等各类农产品‘四季供应’的生产销售格局。同时采取‘企业+专家+社会化服务团队+农户’的管理方式,引导群众当技术员,提高种植产量,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种植管理上来。”吴杰说。
上一篇:大公报号新时代新飞跃
有话要说...